欢迎来到山村网

早春小麦丛矮病防治技巧

2018-11-28 14:58:50浏览:50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群众称为坐坡病。小麦丛矮病主要危害小麦,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引起。小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小麦病毒病,群众称为“坐坡病”。小麦丛矮病主要危害小麦,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引起。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套作麦田有利灰飞虱迁飞繁殖,发病重;冬麦早播发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那么早春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早春小麦丛矮病
  危害症状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近年来,小麦丛矮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靠近道路、沟渠、林地及闲散地的麦田,灰飞虱很容易自邻田及四周迁入麦田为害。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侵染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小麦播种出苗后,第二个高峰期是春季小麦返青后。当前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小麦也逐渐进入返青期,小麦丛矮病发生,春季要及早防治。
  防治技巧
  当小麦返青后,首先要将麦田四周,如邻道路、沟渠、林地和闲散地的麦田,要喷洒5-10米药剂保护带,重点防治灰飞虱。使用药剂,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加入4.5%高效氯青菊酯乳油20毫升,对水30公斤,叶面喷洒。7-10天一次,连喷两次。如果每亩使用永业生命素30毫升,与农药混用,可增强小麦抵抗力,效果会更好。
  以上就是早春小麦丛矮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阅读了此文章的用户还查看了春季要及时防治麦田病虫草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麦田罔草的防治技巧

上一篇: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