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雪腐、雪霉病如何科学防治?

2018-11-28 15:14:39浏览:4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年来,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病机率不断的上升,春季发病率在15%~25%,死苗率达6%~10%,严重地块死苗率达30%~40%,为了减轻病害的发生,做到对症下药,及时防治!那么小麦雪腐、雪霉病如何科学防治?


小麦雪腐、雪霉病如何科学防治?


  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病症状


  小麦雪腐、雪霉病引起病害的共同特点是:苗期受害叶片瞎绿色或黄褐色水浸状。两者不同点是:雪腐病受害叶破碎,上有灰白色松软菌丝体,并教生茶褐色球形或不规则形菌核,肉眼看来内有许多小黑点,像芝麻粒一样。雪霉叶桔病受害叶片不破碎,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特点


  雪腐病是以菌核的形式越夏。小麦播种后地表上菌核遇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即可萌发,产生担子果和担孢子,由担孢手浸染小麦使其发病。土壤中的菌核也可以直接产生菌丝浸染小麦。秋季受浸染的小麦经过一段较快的病情发展之后,在冬季积雪下仍能缓慢发展,次年雪化气温回升后,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并产生大量菌核。


  雪霉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秋季浸染近土表屡的小麦叶片和叶鞘,种子内部潜藏的菌丝体也可从胚芽鞘和胚根鞘侵入寄主内部。冬季在雪层下部产生的菌丝体会扩展蔓延,春季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并多次重复浸染,从小麦发芽期到成熟前均可发病,产生芽腐、苗枯、叶枯、穗腐和根腐等症状。


  引起此病害流行原因有四点:


  1、积雪量大


  引起小麦雪腐(霉)病的病原都是耐低温类病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菌丝体能快速生长发育。


  2、耕作栽培条件


  连作地菌量积累多,发病重。另外。土壤湿度大、灌溉、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壤瘠薄、土壤黏重、麦苗生长弱、过度密植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种子不处理或处理不当


  拌种不规范,拌种药量不足,或根本不拌种,造成小麦雪腐(霉)在一些田块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的甚至全田死亡。发病率达到100%。


  4、土壤带菌量大


  由于小麦雪腐(霉)病菌是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雪霉病菌不但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中越夏,还可在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因此造成一些田块菌量积累较大。


  小麦雪腐、雪霉病的防治方法:


  1、严把种子质量关


  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在进行种子强制性指标检验的同时,还应对种子的有害生物和种子成熟度进行检查和检验。选择抗病、抗冬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加强种子质量的检验。


  2、轮作倒茬


  小麦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能基本上解决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加强栽培和耕作管理


  进行伏耕灭茬。施足底肥,合理增施氮磷钾肥,增强麦苗的自身抗病力。适期播种,促进麦苗根系生长发育,早春融雪后及时春耙和追肥。提高地温,加快麦苗的返青分蘖。


  4、药剂防治


  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量为种子量的0,3%或者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200 mL药液拌100kg种子)进行拌种;还可在降雪前10d左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20~30kg喷雾。早春发生病害时,弱苗及病害发生田块追施尿素5~8kg/667m2,并叶面喷洒杀菌剂和调节剂。


  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80g/667m2或绿亨2号20g/667m2或先锋八零30g/667m2加芸苔素或绿亨叶康或复硝酚钠(钾)对水叶面喷施,可提高返青速度,防止病害蔓延,促根壮苗。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春小麦田间杂草应该怎么防治?

上一篇:

小麦土传花叶病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