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麦坚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8 15:25:19浏览:6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形态特征  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5~9m,褐色,半边色较浅,表面光滑无刺。冬孢子萌发适温20℃,52℃温水中15分钟致死
   形态特征
大麦坚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5~9μm,褐色,半边色较浅,表面光滑无刺。冬孢子萌发适温20℃,52℃温水中15分钟致死。该菌有5个生理小种,其中C-1、C-2分布很广。
  为害症状
  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粘结着。
  防治方法
  用2%立克秀拌种剂(德国拜耳公司)10g拌大麦种子10kg。
  传播途径
  该病系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
  发病条件
  每年大麦收获脱粒时,散出的冬孢子粘附在麦粒上,播种后,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分成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近隔膜处产生一个担孢子,由担孢子萌发产生次生小孢子。小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不同性别的菌丝结合形成双核侵染菌丝,从大麦幼芽鞘侵入,后进入生长点,菌丝体随麦苗生长向上扩展。大麦抽穗前,病菌为害花器或种子,又形成大量冬孢子,出现病穗。这时湿度适宜,部分孢子很快萌发,用先菌丝侵入颖壳及种皮内,潜伏在其中越夏或越冬。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燕麦胞囊线虫病如何防治

上一篇:

大麦条纹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